摘要:(原标题)崇左供电局:匠心独具 建起”主题”变电站——记2019年南方电网优质工程110千伏石林送变电工程110千伏石林变电站主控室外墙设计融入花山元素在广西崇左市城区主干道友谊大道附近,坐落着一座外立墙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变电站,迎来不少游...
(原标题)崇左供电局:匠心独具 建起”主题”变电站——记2019年南方电网优质工程110千伏石林送变电工程
110千伏石林变电站主控室外墙设计融入花山元素
在广西崇左市城区主干道友谊大道附近,坐落着一座外立墙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变电站,迎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留影。这座变电站是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110千伏石林变电站,2018年8月建成投产,共有12回10千伏出线,满足当前崇左城区供电需求,是崇左网区内第一座室内GIS变电站,获得南网2019年度优质工程奖,实现了崇左供电局主网工程项目获该项奖的零突破。
石林变电站的主控室外墙设计融入骆越文化元素,使用人工彩绘“蛙状人形图”、“九牛爬坡图”、“斗牛歌舞图”等图画,并与南网企业价值展示相辅相成,形成了具有当地少数民族艺术内涵的主题变电站。
融入民族特色,变电站也能成为靓丽风景
110千伏石林变电依环城西路而建,与城市主干道距离不到两千米,站前200米便是碧桂园别墅群,站址周围已经规划为商业建筑用地。建立常规户外变电站不但场地占据大,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与附近建筑群格格不入,怎样建立一座既能实现供电需求又美观的变电站是摆在项目组的第一个难题。
“室内变电站占地面积小,安全性更高。”
“主控室外墙设计融入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更具崇左地域特色。”
经过反复现场勘查和多次项目可行性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变电站的雏形。采用室内GIS变电站建设方案,节约占地面积近80%。主控室外墙设计加入花山岩画元素,改变了千篇一律的青瓦白墙变电站设计。融入城市色彩后,变电站与周边建筑物相得益彰,远远望去就像一座民族特色主题别墅,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了在主控室外墙设计上的突破,石林变电站还创新使用了通透围栏,保障了GIS站对空气流通的高要求以外,还提升了整座变电站的美观程度。10千伏电缆沟出口处设置出线管套及沙池隔断墙,采用钢化玻璃盖板,不仅满足防火隔断要求,日后巡视人员观察电缆封堵情况也更加直观。
党建带动基建,多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崇左供电局党委始终围绕“基建现场到哪里,党员工作到哪里”的原则,加强基建现场党组织对基建工作的带动作用,成立首个临时党支部,石林送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该支部联合施工方、监理方党员形成战斗堡垒,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联合多专业进行攻克。
由于GIS站安装精度和安装环境要求高,环境湿度、温度、粉尘超标均会造成设备无法投运甚至造成故障。为攻克难题,临时党支部划分党员责任区,让每个工程重要环节都有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验收环节将关卡延长至生产环节,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组织物流、变电运行、基建等多专业人员到设备生产厂家进行生产过程验收,让每一台机械设备都能严格符合要求。施工环节根据本月工作质检点,确定抽检点,涵盖W、H、S质量控制点和各专业的抽检原则。形成WHS检查表、运用检查工具对照检查,进行检查、跟踪、消缺闭环。
为了减少主变保护试验开关传动次数,临时党支部成立QC小组,按照PDCA循环科学程序进行现场改善,最终该QC成果荣获“南方电网公司2017年度基建优秀QC成果三等奖”。
“除了施工技术方面的突破,在施工工艺上也做了严格把控。”该项目经理吴少威介绍到。
主变、风机基础表面及阳角模板安装时采用塑料角线进行倒角,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整体浇筑。电缆线芯排列整齐,绑扎均匀、弯弧自然平滑。站内各项设备的设计、安装还结合人体工程学,使得运维人员在操作仪器时更加方便,外观设计更简洁美观。(易欢 吴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