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吉利汽车生产车间一角。本报记者郝光明摄晋中,晋商故里。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区,坐拥山西大学城和晋中国家农高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众多政策红利叠加,被赋予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
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吉利汽车生产车间一角。本报记者郝光明摄
晋中,晋商故里。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区,坐拥山西大学城和晋中国家农高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众多政策红利叠加,被赋予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
2021年12月29日,晋中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敲定了2022年晋中市经济工作的大盘:围绕“投资、消费、产出”三个关键点,打好“山西‘智创谷’、省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晋中国家农高区”三张优势牌,务求“经济总量质量、项目招引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三大新突破。
立足全省看晋中,晋中市2022年经济工作有许多亮点值得关注。
突出山西“智创谷”带动,加快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
山西“智创谷”是晋中市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动力源,也是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山西“智创谷”将加大投入,迈开实质性的步伐。本年度晋中市将至少投资150亿元(未来5年突破千亿元)用于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商业配套和产业项目建设;在山西大学城周边拿出1000亩土地,为驻地省属高校、省属医疗机构配建高品质人才住房,并全方位提供教育、医疗、体育、康养和休闲娱乐等优质配套服务;与山西大学城高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中试基地,推动一批优质科研成果就地快速转化;出台优化土地供应环境、对高质量项目针对性给予“真金白银”支持。
全面落实《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推进方案》,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融互促、公共服务互惠互享等方面加快推动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两市公共交通线路优化、频次加密,推动企业登记注册、经营许可、涉税办理等高频事项一网通办、跨市通办,推动异地就医购药直接结算,努力推动户籍迁移、机动车注册登记等事项同城待遇。
继续放大晋中国家农高区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晋中国家农高区承担着引领带动晋中全市、山西全省乃至辐射华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
2022年,晋中国家农高区仍将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以“特”“优”农业为方向,重点是加快建成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等,打造中科院智能农机研发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城等科创平台;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打造北方旱稻研发中心,加快建设山西种业创新园。同时,深化与中粮、中化、中信、蒙牛等“国字号”企业合作,培育打造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预计突破150亿元。今年,还计划开工建设总投资187亿元的33个重点项目,以大项目支撑农高区快速发展。
晋中将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三个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建设10个旱作农业示范区和2个国际先进旱作农业机械集成示范区,将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10大产业集群产值增长20%以上、超过240亿元,将扩大“一片一带一圈”乡村振兴样板覆盖范围,重点建设百里汾河乡村振兴廊带,再建50个示范村……
突出产业支撑,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晋中力量
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晋中将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医药、信创、现代物流等8个新兴产业集群成势,尤其是全力打造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同时,充分利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市政策机遇,坚持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加快推动年产量5万台、产值400亿元的吉利G3甲醇增程式重卡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积极争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突出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个整车产品线,培育引进一批整车制造和零部件配套企业,放大汽车产业集群1:10的带动效应,辐射带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园区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在文旅产业方面,将打造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介休绵山、王家大院旅游客运“超市”;加快建设208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实现东山太行板块与平川晋商文化板块串联互通;在龙城大街区域,上马投资百亿级的太原晋中一体化城市康养休闲综合体,打造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康养、教育培训、商业商贸等于一体的晋中文旅新IP……全力打造“体验、互动、跨界”的“云上晋中”文旅融合发展4.0版,加快创建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在依托开发区主阵地,狠抓项目投资建设方面,2022年晋中市全年省外项目投资额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要达55%,新开工项目投资额达300亿元以上。
本报记者郝光明
(责编:刘洋、温文)